11月22日-24日,“第一届全国建筑机器人技能大赛(中亿丰杯)暨建筑机器人发展高层论坛”在苏州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苏州市相城区政府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承办,吸引了全国65个参赛作品、300余名参赛者。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团队凭借“跨域变结构隧道巡检机器人”斩获创意竞赛金牌(唯一一项)。在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孙宁教授和吴庆祥助理研究员的指导下,娄欢欢、王海、宿元昊3位同学,面向隧道巡检复杂作业场景,研发了跨域变结构隧道巡检机器人,利用陆空跨域巡检机器人,实现复杂隧道的空间覆盖搜索,同时,利用变结构巡检飞行机器人有效解决了狭小空间检不到的问题,实现隧道巡检的覆盖搜索。与此同时,团队构建了变结构机器人统一系统框架,实现了不同变结构机器人之间的有效协同,提高了隧道巡检的作业效率和灵活性。

全球最美校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大地之室”摘下全球最美校园组别的凡尔赛建筑奖。《联合早报》报道,201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都会颁发凡尔赛建筑奖,肯定全球当代最优秀的建筑,组别包括机场、校园、车站、体育、博物馆、商场、酒店和餐厅。大地之室是亚洲最大规模的木制建筑,占地4万3500平方公尺,耗资1亿2500万新元(约4亿1354万3750令吉)建造,去年5月启用,是南大商学院的新址。这栋6层楼建筑采用碳足迹较低的层压胶合实木,是南大2017年启用体育中心The Wave后的另一座创新绿建筑。

12月4日,第二届“中国建造·慧享未来”建筑机器人大赛暨第四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本次大会聚焦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发展,全面展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住建领域的创新创造成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幕式现场发布了《川渝地区智能建造项目清单》、建筑机器人选用目录及新技术推广公告。川渝高竹新区、四川省建设科技发展与信息中心、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技术发展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智能建造天使投资基金正式成立。与会专家还围绕基于价值导向的建筑机器人发展路径、人与人工智能、低碳发展新策略—生物建造、建筑机器人的机遇与挑战、建筑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等作了主旨演讲。

青岛市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现场观摩会在青岛光电产业园人才公寓项目顺利举办。观摩会汇聚来自山东省住建厅、全省多个地级市住建部门代表、行业内外人士等近百人参加,通过搭建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MiC)交流平台,共同见证新型建造科技的无限可能,为推动山东省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本次观摩会由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中建国际投资(山东)有限公司与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联合主办、中海建筑有限公司承办、青岛建设监理研究有限公司与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有关负责人29日表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紧盯重点难点,压紧压实责任,坚决打赢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攻坚战。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9日召开视频会议,对进一步做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治理欠薪冬季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要求,要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全面排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欠薪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要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时配合查处各类欠薪案件。

11月29日上午,第六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南方测绘杯”工程测量员赛项全国总决赛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合川校区开幕。来自全国各省市的80余名参赛选手齐聚山城,纷纷表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期待在赛场上大展身手,呈现精湛技艺。据了解,本次竞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指导,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承办,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旨在激励青年劳动者投身技能事业,培养大国工匠式的高技能人才,并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示范效应,引领行业技能提升。

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珠江沿岸地区是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展现城市风貌和品质的重要载体。琶洲眼片区位于珠江中十公里(广州大桥-琶洲岛东)的核心位置,如何与周边区域协调,打造珠江岸边独特的城市形象?记者从规划部门获悉,该片区以“空间-感知”两大维度构建城市设计策略,将自然天赋引入城市空间,形成独具特色、形似“眼”的城市形态肌理,打造珠江沿岸极具辨识度的地标建筑群。

近期,济南市历城区国有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因“建筑工程开工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被济南市历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1844.06万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1%以上2%以下的罚款。

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创新引领中国建造”为主题的中国建筑科技展正在北京举行。智慧管廊建设,是智慧韧性城市在地下的一个缩影,有助于缓解地下管网混接、错接、漏接及运行维护不到位等“城市病”,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中建七局与知名企业和高校合作研发了排水管道巡检修补一体化作业机器人、智慧巡检机器人,与此同时,各种传感器技术也被运用到管网运维的每一环,打通管道智慧化巡检到非开挖修复的全场景技术路线。与传统检测手段相比,城市排水管网智能检测机器人在多工况、智慧识别、信息采集等方面优势明显。

11月26日,中国建筑发布重大项目公告,获得多个领域的建设项目,8个项目总金额高达307.0亿元,占2023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4%。公告中提及的房屋建筑项目包括中建五局承建的安徽六安应流集团“退城进园”项目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金额为50.1亿元;中建三局承建的重庆石船安置房二期及盛唐路以西(六横线至七横线)区域道路三期工程,金额为25.0亿元;中建科工承建的广东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园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金额为24.2亿元。

11月22日,由香港绿色建筑议会、建筑环保评估协会及深圳绿色建筑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GO Green绿建未来论坛”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圆满落幕。论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标准、科技应用、ESG与绿色金融、绿色建材及创新绿色建筑案例等议题,旨在促进区域内绿色建筑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协同发展。来自深圳市住建局、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筑产业联盟、香港建筑环保评估协会以及深圳、惠州、东莞市绿色建筑协会等机构负责人和专业人士围绕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其中,华润隆地项目获颁香港绿建环评既有建筑能源与管理范畴的卓越级别标识,展示了深圳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实践成果。

记者11月26日从翠亨新区获悉,由香港宝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宝威智创园近日封顶。该智创园为翠亨新区重点项目,标志着翠亨新区马鞍岛上再添一家现代化综合体。宝威智创园位于翠亨新区马鞍岛,远眺深中大桥,侧畔香山地铁站。该园区将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采用先进的工业建筑设计理念与绿色、低碳、高效的构想融合,旨在打造一个兼具工业、商业、健身、餐饮、休闲、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端运营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