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建筑赛道复赛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经理技能竞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5月启动以来,建筑赛道共吸引来自2587个单位的4.2万余名选手参加初赛。经过线上对抗、激烈角逐,200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复赛。全国总工会有关领导同志等宣布复赛开幕。本次复赛由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主办,赛场设在中建三局在施建设项目。

“好房子”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表示,今年将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的需求,从建筑层高、电梯、隔音、绿色、智能、无障碍等方面入手,发布住宅项目规范,提高住宅建设标准,加快住房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坚持创新引领,下大力气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将让城乡生活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更多人民群众能够享受高品质生活空间。

中指研究院4日发布《2024上半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总结与展望》报告称,2024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运行承压、居民收入预期下行、保障性租赁住房入市供应等因素影响,住房租赁市场运行面临一定压力。根据中指50城住宅租赁价格指数,上半年,全国重点50城住宅平均租金累计下跌0.90%;月度来看,住宅租金波动呈季节性特征,但春节后和年中毕业季租金上涨动力相对有限。分梯队来看,一线、二线、三四线代表城市上半年租金累计均下跌。

近日,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首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名单。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15个在建或已竣工的工程项目凭借其在BIM技术应用方面的出色表现成功入选。据了解,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基于先进数字技术的创新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BIM技术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智能化重点支持和促进的新技术,是以现代工业化替代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建筑质量安全、性能品质、生产效率、节能环保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建筑信息现代化发展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近年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近日,中国能建城市发展公司在北京、雄安等地开发的重点项目迎来新的节点。这些项目搭载“硬核科技”,让建筑节能减碳,让城市数智融合,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了实践案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内的中国能建大厦二期项目,目前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项目占地1.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包括办公和住宅两种业态。位于雄安新区的雄安站枢纽片区的能建·新能源生态城项目展示区近日建成。展示区采用了“被动式优先+主动式优化+可再生能源替代+场景化示范+碳抵消”的零碳技术体系,实现年综合减碳率100%,达到零碳建筑等级要求,被列为2023年度雄安新区首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提高建筑工人技能水平,培养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日前,福建省出台培育新时代建筑企业自有工人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开展试点工作,力争实现试点项目的施工现场自有工人比例在试点第一年、第二年分别达到10%、20%,特种作业人员自有工人比例分别达到40%、80%以上。

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在杜尚别共同出席中方援塔议会大楼和政府大楼落成仪式。气势雄伟的两座大楼,坐落于杜尚别鲁达基大街,融合了塔吉克斯坦建筑风格和中国建筑技术,不仅是塔吉克斯坦首都的新地标,更是中塔深厚友谊的又一见证。

近日,中国能建城市发展公司在北京、雄安新区等地开发的重点项目迎来新的节点。这些项目搭载“硬核科技”,让建筑更加节能减碳,推动城市数智融合,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了实践案例。其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内的中国能建大厦二期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目前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项目占地1.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包括办公和住宅两种业态。

7月5日,广州市住建局发布关于征求《关于推进建筑施工设备更新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提出,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大力推动应用先进设备、加快淘汰落后设备,有序推动建筑施工设备更新。到2027年,对使用年限长、技术落后、不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节能环保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等的建筑施工设备,按计划完成更新改造。

佛光寺东大殿,单层七间,斗栱硕大,雄健庄严。在梁思成看来,唐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而在同一座殿中,同时保存着唐代的建筑、书法、绘画、雕塑四种艺术,实是文物建筑中最重要、最珍贵的一件国宝。这是20世纪中国学者在中华大地上找到的第一座唐代木构古建筑,也是中国现存珍稀唐代木构古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它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宣称的中国已没有唐代及其以前木构建筑的断言。

7月3日,记者从北京建工市政路桥科技公司获悉,近日,北京市首家地下结构“工程医院”——北京建工市政路桥南口科创基地正式揭牌亮相。  由北京建工市政路桥科技公司研究院倾力打造的“工程医院”,将为城市地下结构安全运营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检测、诊断和治理服务。地下结构“工程医院”的建立,标志着首都地下空间运维领域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7月2日从常州市住建部门了解到,为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着力提高建筑领域光伏“见板率”,常州市编制并发布了《常州市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据悉,这是我省首个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据悉,《指南》由市住建局组织技术单位在现有政策、技术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数据,我国建筑运行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近20%,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常州市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十分之一,随着常州市大力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