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 山东省建设建材工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建筑业新技术应用创新竞赛成绩的通知》(鲁建科教协字〔2024〕5号)文件,滨州市共计荣获7项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创新竞赛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建筑业新技术应用创新竞赛活动,是为促进山东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推广,以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构建高质量发展新的竞争力和持久动力而开展的。

在合肥高新区,举目望去,众多风格迥异、独具匠心的建筑矗立其中。它们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见证着每一位创新创业者的动人故事。你或许为它们的“美貌”所倾倒,但可知其背后所蕴藏的“内涵”?

安居乐业是人民幸福重要的表现形式。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紧抓“安居”这个基点,鼓励企业研发好产品、好材料、好设备,举全行业之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努力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围绕住建部提出的“好房子”概念,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晓光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上,结合杭萧钢构专注钢结构建筑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研发经验与创新实践,分享了他的见解。

今年,北京市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建筑能效评估制度,对公共建筑能效进行分级,其中最低的五级能效公共建筑或被纳入差别化能源价格制度。7月10日,市住建委上线公共建筑能效分级查询工具,建筑业主、物业单位和使用单位在线上就可查询能效等级。4月,本市发布《关于印发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建筑能效评估方法和制度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将公共建筑能效等级分为五级,一级能效为最优级,五级为最低等级。该方案还披露,本市将探索将五级能效公共建筑纳入差别化能源价格制度。这意味着,能效等级最低的公共建筑使用能源需要付更高费用。

近日,《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公共建筑)》(送审稿)专家评审会召开。此次是继居住建筑标准后,针对公共建筑的超低能耗标准审查,该标准由华建集团及集团下属上海院联合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上海市住建委标准定额处节能建材处,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标准科,上海市勘察设计管理中心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标准主编、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以及标准编制组代表参加会议。

近日,由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的宜昌首家建筑行业移动工会驿站——花溪路工会驿站正式启用。当天下午,花溪路工会驿站在伍家岗区揭牌。宜昌市总工会副主席李敏、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副局长叶帮斌、宜昌市城建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刘涛、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生态环保事业部执行总经理徐德出席揭牌仪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州番禺警方严格落实保护耕地、林地各项措施,严打违规占用农用地犯罪,坚决守护耕地“红线”。近期,番禺警方破获一宗非法占用农地案,抓获嫌疑人1名,涉案土地达20亩。前不久,番禺警方在工作中发现,化龙镇某农用地块被他人大量堆放建筑废物。经勘验,该涉案地块面积达20亩。番禺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经走访当地群众,收集梳理附近租赁农用地的人员信息,警方发现苏某有重大嫌疑。2024年5月,经释法教育后,苏某主动投案自首。经查,苏某在承租该地块期间,放任他人非法倾倒建筑废弃物,导致该地块种植条件被破坏。目前,苏某已被番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同时被责令恢复涉案受损地块。

“我们这栋办公楼,是福州市第一栋装配式建筑,楼梯、楼板、外墙等部件在工厂预制完,再运到现场组装起来,装配率91.3%,达到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硕介绍。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工人不用“灰头土脸”,工地不会尘土飞扬,这种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现浇建筑,操作起来更灵活、高效、环保。

7月11日,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建筑赛道复赛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经理技能竞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落幕。此次竞赛共产生优胜奖40名、优秀奖80名,优胜奖获奖选手将参加在吉林长春举办的全国决赛。本次竞赛由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昌平中建协项目管理培训中心承办。

为贯彻实施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等相关绿色低碳政策要求,进一步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大力推进我市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建设,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市政)工程试点项目申报的通知》《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等相关规定,我局组织完成了深圳市2024年第一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及近零碳建筑试点项目评审工作。现将通过评审的5个项目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时间为自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提高建筑工人技能水平,培养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日前,福建省出台培育新时代建筑企业自有工人试点工作方案,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在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开展试点工作,力争实现试点项目的施工现场自有工人比例在试点第一年、第二年分别达到10%、20%,特种作业人员自有工人比例分别达到40%、80%以上。

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开展装配式建筑可复制可推广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征集范围为河北省内采用装配方式设计和建造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及混合结构等装配式优秀工程建设项目。征集条件有四方面,一是项目通过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认定,工程已竣工或正在实施装配化建造。二是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等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健全,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三是单体建筑面积不小于1万平方米,群体建筑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四是符合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在装配式技术产品应用上有创新,无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了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具有典型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