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张家口提出逐步推进取消公摊。湖南衡阳上周也明确,自明年1月1日起,当地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由于此举被视为“取消公摊”开始落地,一下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那么,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真的是取消公摊面积了吗?公摊面积能不能取消、可不可以马上取消呢?近日,湖南省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当地商品房销售实行套内建筑面积计价。根据这份通知,套内建筑面积即专有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和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由于新的政策当中,没有了“公摊”一词,由此被不少人视为“取消公摊”开始落地。

为了应对超高层建筑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保障城市安全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12月20日,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在杭州市余杭区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开展超高层建筑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场景,全面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对超高层建筑火灾的人员营救、内攻灭火、供水供液、装备应用等实战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演练中,各种高精尖消防装备器材投入使用,比如,消防机器狗和遥控液压破门器。现场更有系留无人机、运载无人机、多旋翼干粉无人机等,有效协助消防救援人员实施精准灭火。

12月19日下午,绿链同行,碳求共赢——建筑碳信用产品上市仪式在宝山区碳中和产业园·启园举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为宝山打造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提供助力。来自绿色低碳领域的专家学者、头部企业高管、国家级和上海市的协会组织等嘉宾共同见证。区委书记李晨昊,区委常委、副区长肖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杨春林出席。

近日,国际建筑奖(IAA)正式公布获奖名单,深圳书城湾区城、国际演艺中心及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等3个项目从逾850件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优胜奖,展现出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耀眼风采。深圳书城湾区城项目位于宝安区,以“双玉盘”为设计理念,被称为“湾区之眼”,是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市重大文体惠民工程;国际演艺中心项目位于福田区,以“未来梦幻演艺中心”为核心理念,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殿堂、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市民向往的文化客厅和艺术打卡地;新皇岗口岸综合业务楼项目位于福田区,以“流水叠石”为核心理念,是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一心两翼”规划布局的核心建筑。

作为湖南首个全装配式变电站,三叉矶变电站实现站内所有设备基础全预制,达到站内构、建筑物100%装配化;湖南湘江新区一小区西门采用全装配方式搭建而成的景观垃圾中转站,有效解决了垃圾站气味难闻、原有垃圾站失控管理等问题……今年以来,湖南全力实施装配式建筑产业倍增计划,积极拓展装配式建筑在农村住房、集体公寓(宿舍)、保障性住房、工业厂房(仓库)、市政园林设施等方面的应用。1至11月,该省装配式建筑完成产值1908.3亿元,同比增长136%。

日前,中建四局第三届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发布了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的数字建造管理平台、智能运营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平台产品,随着集成了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全国首座超17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中建四局科创大厦正式运营,标志着中建四局智控与数字科技事业部设计实施研发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标杆产品正式发布。据了解,中建四局智控与数字科技事业部是中建四局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智能化工程与数字科技研发的事业部,事业部围绕建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耕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软硬件产品设计研发运维,专注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智慧+”业务,具备设计、咨询、施工、研发、运维等全专业能力。

近日,“2024乡筑大会暨第二届乡筑未来奖颁奖典礼”在上海静安区大宁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乡筑未来奖”为中国首个可持续乡村建筑实践奖,由“设计深圳”和华人青年建筑师社群“践谈APT”主办,“乡筑Farm+”承办,旨在表彰在乡建领域内富有可持续价值探索的建筑实践。“乡筑未来奖”是乡村建设领域内的一次大胆探索,也是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的一次勇敢尝试。典礼现场汇聚了来自全国的设计和运营机构代表及媒体朋友,共同见证了这一行业盛事。

以“阳光·乡村韧性”为赛题的2024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于2024年12月6日在北京召开终评会,评审出获奖作品。本届竞赛设置“张家口市怀安县二堡子村建设项目”和“保定市清苑区李八庄村建设项目”两个赛题,旨在提高农村的防灾减灾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以期打造出安全、具备可持续发展特质且富有蓬勃活力的农村社区典范。竞赛吸引来自全球786组团队报名,提交有效作品204件, 经过多轮激烈角逐,由中国工程院崔愷院士为代表的国内外顶尖学术专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其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作品《互生叶序》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团队作品《风曦·舟山村社》获得一等奖。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建筑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装配式建筑4.0,作为这场变革的先锋,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引领着建筑业走向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海龙”)以其卓越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成为了装配式建筑4.0领域的佼佼者。中建海龙深耕建筑工业化领域多年,自主研发了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并在多个重大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深圳市龙华区华章新筑项目中,中建海龙采用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成功建造了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高达99.7米,用6028个模块单元“拼”出2740套精装住房。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部门联合发布《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2024年版)》,在2023年发布的《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第一批)》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与完善,入选的低噪声施工设备种类由6类扩大到8类,型号数量由46个扩大到63个,入选设备的噪声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的发布与更新,为降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提供了设备保障,而且随着各地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的逐步落实,将有力支撑建筑施工企业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关于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的要求,同时也为其他领域噪声污染源头防控树立了标杆,有助于构建宁静和谐的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芬兰艾列、佩克、Tekla共同主办的可持续创新|绿色建筑技术交流会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交流会以全球领先的建筑科技和国内实际应用的融合为核心,共同探讨了预制框架,预应力空心板技术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绿色应用实践,以及如何通过利用DELTABEAM®组合钢梁优化空间设计,减少体积与成本、Tekla Structures软件在装配式混凝土项目的应用,并分享了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芬兰创新预制建筑案例。

历经三年多的精心建设,被誉为“紫金丝带”的新国展二期精彩亮相。12月新国展二期项目位于北京顺义新城后沙峪组团东南部、新国展一期北侧,京密路和地铁15号线西侧。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建设项目协调处副处长赵磊介绍,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3.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1.1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43.8万平方米,包含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配套酒店。13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新国展二期项目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地下车库及配套用房已具备投用条件。预计于2025年初正式投入使用,2月迎来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