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住建部发布第四批发展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我省有10项经验位列其中,累计已达23项。到底什么是智能建造?它的出现又会为建筑行业带来哪些变革呢?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保定、雄安新区是河北智能建造发展的核心载体,两座城市的实践样本,正是解读智能建造核心内涵,解码河北智能建造进阶之路的关键。

在新疆乌鲁木齐十二师的土地上,一座融合文化韵味与体育活力的综合性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是由中建新疆建工设计分公司精心打造的十二师文化艺术馆、体育馆项目。这座总建筑面积达 15888 平方米的建筑,不仅是当地的文体新地标,更是中建新疆建工设计分公司践行 “以终为始,精益建造” 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着央企在推动区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与绿色建筑创新中的责任与担当。

近日,由上海云锦智慧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聚力建设的国家首批、中国民航及上海徐汇区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以下简称“零碳楼”),以1444.23㎡的绿色空间、8个月高效建设落地的速度,正式亮相及通过认证投入运营,不仅为区域城市更新注入“绿色科技”新活力,更以“能源自给自足、降碳率100%、光伏年发电超11万度”的亮眼表现,助力打造“低耗高效、智慧舒适”的标杆样本。

为应对深圳全市1553栋超高层建筑日益凸显的火灾风险,深圳市安委会、消安委会近日联合印发《深圳市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系统治理工作方案》(下称《方案》),首次构建覆盖“防、管、控、应”全链条的治理体系,系统性破解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疏散逃生难、风险管控难等痛点。为提升防控效能,《方案》提出将投入多项智慧化手段。届时,深圳将全面推广燃气泄漏智能联动系统,报警信号直传消防控制室。同时,试点AI智能审查消防图纸,提升审批效率。此外,建立“物业自查+专业指导”常态化排查机制。

9月29日上午,雄安新区建设指挥部举办第十三期工程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围绕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和工程法律风险防控两大核心板块展开。此次培训采取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参训人员在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绿色低碳技术难题和法律风险问题与授课专家进行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培训不仅学习了绿色低碳建筑的前沿设计理念和关键技术应用,还对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控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为雄安新区后续绿色低碳建筑项目的规范实施和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专业保障。

推动高水平绿色建筑发展,是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立足国际视野,打造出中建未来大厦这一低碳化、可感知、有温度、会思考的建筑,树立起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绿色灯塔,成为驱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先锋。 作为全国低碳建筑标杆项目,中建未来大厦在探索低碳技术路径、推动零碳建筑发展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随着国家“双碳”进程推进,中建未来大厦项目形成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将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更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展现深远的社会价值。

)9月19日下午,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建筑节能协会零碳园区项目授牌仪式暨零碳建筑与园区技术研讨会在雄安新区举办。会上,主办方为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雄安创新中心”)颁发“零碳园区”证书并授牌,这是全国首个以国标评定的零碳园区。雄安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9.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科研及产业、试验检测、会议展示用房和地下空间。目前,该园区已获得国家部委及行业奖项荣誉31项、省市及雄安新区奖项荣誉22项。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业绿色发展论坛9月18日在天津举办。本届论坛聚焦“科技引领·绿建未来”,不仅研讨了“双碳”目标下建筑业绿色转型的前沿路径,更以其系统性、可量化的“绿色化、智慧化”创新实践,为大型会展活动提供了可复制、可评估的样板。本次论坛策划与执行统筹负责人杜海艳表示,团队在方案设计中率先引入ISO 20121标准体系,旨在将可持续理念转化为涵盖策划、搭建、传播、评估的全流程可量化管理目标。“我们致力于证明,绿色与智慧并非附加成本,而是通过资源优化、能效提升和品牌增值,实现长期回报的战略投入,为行业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范式。”

随着装饰装修废弃物一点点装车,社区临时堆放点很快恢复了整洁;十几公里外,这些废料正被“变废为宝”,“重生”成为新的建筑材料。这已成为广州市番禺区建筑废弃物处理的日常景象。从临时存放点到资源化利用车间加工线,一条闭环的历程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这是番禺区建筑垃圾治理的日常场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垃圾如何处置成为考验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课题。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过创新治理模式,打造从排放、运输到资源化利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让建筑垃圾不再是“无处安放”的负担,而是可循环利用的资源。

9月19日,2025年贵州省“质量月”现场观摩活动在中建一局兴业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一期)项目举行。贵州省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质安站主任龙国光,贵州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协会会长石福州,贵安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贵州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协会、建筑业协会、兴业银行贵阳分行、中建一局及其他企业代表共同参加。本次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通过交流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展示工程质量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行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弘扬先进质量文化、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增强区域质量发展优势,推动建筑工程品质提升。

9月17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综合设计方案竞赛市级评审会的结果。花都区三华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综合设计方案获得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新中轴海珠片区(东风村、三滘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综合设计方案,以及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白云区罗冲围片区(松溪片区、潭村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综合设计方案荣获二等奖。

2025年广东省建筑工程项目造价负责人职业技能竞赛决赛17日在广州落幕。本次大赛由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主办,广东省工业工会、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中建四局华南公司协办。经过多轮激烈比拼,最终,中建四局华南公司孟阳斩获一等奖,中建六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江小林和广东顶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马境煌获得二等奖,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刘起银和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刘紫蔚获得三等奖。这些优秀企业与选手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实践能力,成为本次赛事的亮眼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