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栋大楼需要多长时间?采用传统建造方式,每建一层大约需要10天。但利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修同样高度、同样质量的建筑,一层楼只需3-4天。这就是装配式建筑的“魔力”。截至目前,重庆已有上千万平方米的项目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除了快,装配式建筑还有哪些“魔力”?近日,记者走访了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示范项目,感受了重庆装配式建筑背后的“黑科技”。

6月份是“安全生产月”。6月16日,乌鲁木齐市建设局组织开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暨应急演练观摩开放日活动。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在新疆建筑行业中实施的首个“BIM5D+智慧工地全过程综合应用项目”,通过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项目管理全过程智能化,相当于给工地装一个“智慧大脑”,让工地变得“聪明又安全”。

6月24日,中国北方国家会展旗舰平台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将盛大启用,成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天津对外开放的新平台。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将同期隆重开幕。

为提升监管效能,以信息化手段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我省于5月15日正式上线启用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为切实做好平台应用推广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平台应用推广工作。

记者从无锡市住建部门获悉,今年以来,无锡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各项举措跃上“新台阶”,全市1300个在建工地,共搭建标准化、高质量围挡近百万米,在城市整体风貌中形成一道来自建筑工地的绿色“景观墙”;智慧工地建设全面升级,实现在建项目集成化管理;现场管控提档升级,工地“网格员”变身文明施工“监管员”,划分“责任田”,包干管理。

记者获悉,日前,在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印发的《2021年建设科技与对外合作工作要点》中,要求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动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提升,今年我市将力争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500万平方米以上。

6月15日7时起,2021年武汉建筑及勘察设计行业劳动竞赛“双十佳”选树活动开始投票,时间截至6月21日17时。2015年至2020年,劳动竞赛“双十佳”选树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被誉为武汉建筑业界的“奥斯卡奖”。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陕西省、榆林市关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有关要求,将 榆阳区“铁腕治污三十六项攻坚行动”落到实处,促进区属各建筑工地统筹抓好工程质量和 扬尘治理工作,近日,榆阳区住建局建筑业服务中心十余名工作人员分成三个检查组,在各区属建筑工地开展了质量安全暨扬尘防治工作大检查。

近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印发《关于联合加强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专题部署加强和改进革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网络音频平台上,80多岁的老人和4岁的孩童分别讲述自己与历史建筑的故事;线上线下,历史建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热卖;各区历史建筑“串珠成线”,方便人们通过城市微旅行寻访……上海历史建筑以及其所代表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正在日常生活中活化。

​粤核酸扫码登记亟需支援,需要穿着防护服作业,时间紧、任务重、非常辛苦,愿意干吗?”面对社区工作者的询问,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关系,我们上!”这是近日发生在广州荔湾区桥中街社区击掌体育馆核酸检测点的一幕

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在首都之窗网站发布。本市将城市更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实施,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完善功能,补齐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据了解,与《指导意见》相配套的4个实施细则也将于近日印发,为城市更新指明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