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 上海历史建筑在日常生活中活化

更新于:2022/02/08431人浏览来源:网络 收藏

网络音频平台上,80多岁的老人和4岁的孩童分别讲述自己与历史建筑的故事;线上线下,历史建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热卖;各区历史建筑“串珠成线”,方便人们通过城市微旅行寻访……上海历史建筑以及其所代表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正在日常生活中活化。

  在上海10日举办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上,以沪上历史建筑为设计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集中亮相,精美的服饰、工艺品、日用品、文具、玩具等一应俱全。不少新品增强互动性设计,例如以武康大楼、豫园湖心亭等为蓝本的便笺产品,当便笺用完后,微缩立体的纸雕历史建筑便显现出来。

  最新发布的16条“建筑可阅读”微旅行线路,分别体现着上海16个区的历史文化和区域发展特色。例如“人民城市的故事——杨浦滨江生活秀带之旅”涵盖毛麻厂仓库旧址、杨树浦水厂栈桥等,向人们展现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之路,以及近年来城市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让百姓乐享美好生活。今年端午节假期,上海将引导市民在专业学者的导览下,沿着这16条线路漫步,了解城市历史文化。

  上海自2018年起系统性地推进“建筑可阅读”工作,迄今已有超过2400处历史建筑设有专属二维码,方便市民游客扫码获取文字、实景图、音频、视频、VR全景导览等,已有千余处历史建筑可面向公众开放。根据今年上海“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工作努力实现体验数字化和服务体系化,面向广大群众的“全民评、全民讲、全民拍、全民游、全民创”系列活动在年内有序开展。

  各界也进一步共同发力,上海10日成立“建筑可阅读”联盟,包括相关建筑业主单位、建设企业、文商旅企业、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社会组织、新媒体平台等,共同构建“建筑可阅读”专业服务体系,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创建自主管理模式,推动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