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钢铁集团总部大楼,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河钢集团、鞍钢集团、沙钢集团、首钢集团总部大楼。

当3D打印这股科技旋风碰上传统建筑行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邯郸市肥乡区,有一家企业靠着自主研发的技术,整体打印出全国最大的3D建筑。这个建筑面积 2000 多平米的二层小楼是用 3D 打印技术一体成型的,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 3D 打印建筑。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墙体的快速打印,打破了传统建筑受模板等因素限制无法建造复杂结构的弊端。建筑的房梁与房顶仍以钢筋为框架支撑,保证建筑安全耐用。当然,墙体的坚固也离不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3D打印材料。

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度假区——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建设最新进展曝光。目前,主题乐园81个单体建筑中,57个在建,其中,38个已封顶;最大单体建筑“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已封顶,创想世界屋面板安装完成,正在施工屋面设备支架;部分过山车设备已完成基础施工;内部疏解路网建设已全部完工。

7月3日,2025年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宣贯培训班在湖北武汉举办。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表示,深化科技赋能,构建智慧监管新体系,大力推行“互联网+安全生产”模式,全面推进安全管理科技创新;全力打造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跨地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和观摩,全面促进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日,“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周”在香港举行。活动期间,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模块化建筑的产业联盟,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揭牌,《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8家来自广东的模块化建筑生产企业获得首批“组装合成”制造商认可证书。

7月1日,由中铁建工集团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航运中心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航运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9084.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80米,总投资约16.25亿元,计划2027年6月完工。作为青岛市重点工程,航运中心项目自2023年7月开工以来,项目团队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始终秉承“以诚信、智慧、科技、管理铸就更高质量和更富情感的建筑精品”的质量方针,全力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传来喜讯,湖南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专业评估(认证)。这一成果标志着湖南工业大学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行业权威认可,在专业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湖南工业大学对本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从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精心组织,认真筹划,为确保评估(认证)工作顺利推进,学院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并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培训,深入研究评估(认证)文件。专业教师团队根据评估(认证)文件的内涵要求认真撰写申请报告、自评报告,并针对评估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补充完善材料。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全校上下一心,通力合作,为专业评估(认证)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居民住宅的外墙保温,到冷库、室内冰雪场所的特殊保温需求,不同场景下的保温材料该如何兼顾保温性能与安全性能?本期我们专访了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系教师吴冬夏博士,为大家全面解析建筑保温材料的关键知识。吴冬夏博士毕业于法国洛林大学,长期从事建筑隔热与节能、被动式建筑技术、室内热湿环境调控等研究。

今年以来,安徽省滁州市市场监管局紧扣建筑保温材料质量提升主线,以政策宣贯全覆盖、技术帮扶精准化、数字监管智能化“组合拳”破解企业质量难题。截至目前,该局现场检查指导20家生产企业,帮助18家企业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解决5项工艺技术难题,推动16家企业上线产品数字身份码追溯系统,以务实举措助力企业质量管控能力跃升,实现行业规范与质量提升双成效。

7月1日下午,在美丽的东湖边,2025武汉建筑及勘察设计行业劳动竞赛“双十佳”活动推进会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举行,同时2024年度该活动的获奖代表走上舞台,收获属于他们的荣耀。本次武汉建筑及勘察设计行业劳动竞赛“双十佳”活动,由武汉市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武汉建筑业协会、武汉勘察设计协会等联合主办,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响应湖北省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全面落实武汉市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部署,为助力湖北支点建设,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作为全国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最早的省份之一,广东近年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加大推进力度,加快改革进程,先后发布了《广东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地方标准,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培育经营主体和产业队伍。在政策引导下,广州支持企业牵头开展绿色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研究;深圳出台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和标准图集;佛山立足产业优势,将装配式建筑理念扩展至装修、装饰、家具、家电各方面……人们看到,新的建筑形态正在和城市一起生长,城市也逐渐有了新的模样。

近年来,“像造车一样造房子”的模块化建筑正受到建筑行业青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耿辉介绍,广东生产的优质可靠的模块化建筑产品为香港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工作处处长刘阳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5月,广东对香港地区出口模块化建筑增长2.3倍,充分展示了模块化建筑在跨境贸易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