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违章建筑扼杀在襁褓中

更新于:2022/02/08612人浏览来源:东方网 收藏

最近一个时期,许多地方拆除违章建筑,行动决心大,执法力度强,实际成效显著。北京那座最牛违建人济山庄“楼顶上的别墅”,自去年8月15日开拆以来,在全国目光的聚焦下,终于耗时一年被拆除了。上海浦东新区仅惠南镇,截至今年7月底,已拆除存量违建近30万平方米,整治率达到56.8%;被称为“最牛”违法建筑的东陆路832号厂区内近千平方米建筑,也将在近期被依法拆除。这样的有力执法,对于维护城市清新的面貌,对于保障社会有序运转和大众安宁的生活,意义重大。

在盘点拆除违建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违章建筑当初动工时并非藏着掖着,何以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之中,日长夜大,并由点到面像病毒一样滋生和蔓延开来,终于成为今天不得不大动干戈才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一座楼顶上的别墅,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大功告成的,在长达数年的扰民施工中,投诉声可能不绝于耳,为什么从居委会到街道到区政府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呢?一个乡镇或街道,动辄就是数十万的违章建筑,没有旷日持久,哪有如此“成就”?在这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整治违建的专管机构都在干什么呢?固然,这里会有历史遗留问题,也会有相关法律的滞后问题,更会有综合执法的配套问题,等等,但主管部门的畏难情绪,决心不大,劲头不足,乃至于少作为、不作为,迁就放任,才是根本原因。所以,如今拆违的成绩越大,表明过去积累的问题越多。因此,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更应反思和反省违建久治不愈的根源和我们工作中的不足。

而今不论是自行拆除还是强制执法,拆违的目的是达到了,但从组织动员、协调执法、强制执行、垃圾处置等等诸多环节的实施,让我们的社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而违建从建造到拆除,又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北京那座“楼顶上的别墅”光拆除就花费了600万元,虽说钞票是掏个人腰包,但浪费的资源却是全社会的。假如从传统观念看,违章建筑的一建一拆,倒是增加了统计学上的GDP,但这样的GDP对国计民生又何益之有?


现在的拆违多为“专项整治”,多少有点运动式味道,难以持之以恒。治理违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违建扼杀在襁褓之中,即动工之时便是结束之日。这就需要建立起快速有效的投诉、举报和处置机制,惠南镇建立的“多渠道受理、高频率巡察、常态化监控”的工作运行机制,是把违建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有益效探索,值得推广借鉴。最近,上海市有关部门连续出台拆除违建快速机制和对违法建筑治理不力的责任追究办法,相信这将使“把违建扼杀在襁褓中”的愿望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当然,治理违建最理想的状态是没有违建。没有违建,足以证明治违工作真正做好了。拆除多少违建当然是成绩,但更高的工作目标是要把违建统统扼杀在襁褓中!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