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的守护者——记嘉峪关市建筑管理站党支部

更新于:2022/02/08645人浏览来源:每日甘肃 收藏

在嘉峪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走于一个个建筑工地,查访一处处新建住房,他们不厌其烦地对建筑用料、工程造价、建筑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和检测,用责任谱写了一首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赞歌。
  仅有18名党员的嘉峪关市建筑管理站党支部,继2012年被中组部和甘肃省委分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住建部评为“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系统先进单位”后,2013年该党支部又荣膺“全省先锋引领行动同步小康先锋号”称号。
  是什么促使一个小小的党支部获得如此高的荣誉?记者来到嘉峪关市建筑管理站一探究竟。
  走进嘉峪关市建筑管理站,每间办公室墙面的醒目位置都贴有岗位职责、办事程序、投诉电话等。“建筑安全说大了关系着楼倒屋塌、人民的生命财产,说小了关系着墙裂滴漏、群众的幸福指数。”建管站党支部书记宋文君说,“我们肩负着全市建筑质量的安全责任,群众给了我们监督建筑安全的权力,我们就要让它在阳光下运行,全力担当起职责,不辜负人民的期盼。”“我们单位虽小,但责任大。每一个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我们都要全程监督。”宋文君向记者介绍,“像学校、幼儿园、医院、保障房等,更是我们监管的重中之重,每个星期要集中检查2-3次。”
  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风雨交加,在全市各个施工现场,都会看到他们奔波的身影。“遇到工程施工重要节点,即便是节假日,他们也坚持到施工现场一线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质量问题。”嘉峪关市建设局党委书记王建新提起建管站党支部,总是赞不绝口。
  其实,这只是建管站工作的一部分,他们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创新工作方式,采用盲样检测和施工现场远程视屏监控技术和优质服务,保证建筑工程监督和建筑材料监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
  建筑原材料质量是建筑管理站要把好的第一道关口。为确保原材料监测的真实可信,嘉峪关市建管站对建筑原材料及试件全部采取盲样检测,就是在整个试验样品的流转和试验检测过程中,送样人员和试验员均无法获取样品的数据信息。“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的每一步数据都通过网络,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这样就保障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正性。”宋文君说,“对于盲样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为提高监测效益,嘉峪关市建管站在全省率先开通运行施工现场远程视屏监控系统,在较大型建筑施工现场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了施工现场远程可视化管理。“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工程安全动态,以便找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监管,解决了建管站人员少、任务重的难题,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坐在远程视频监控室电脑前的安管监督员李涛说。目前,嘉峪关市建管站已基本实现了对全市3000平方米以上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全天候、立体式质量安全管控。
  工程质量回访是嘉峪关市建管站检测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新建建筑在使用一年后,建管站都要对其进行质量回访。记者翻开回访组组长张昆的回访笔记,上面清楚记录着回访用户、回访时间、具体地址、反映问题,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处理意见等情况。“对于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建筑管理站会及时与投诉人取得联系,进行现场检查证实,做到质量投诉问题件件登记清楚,件件落实。”
  高效、耐心、热情的服务,是嘉峪关市建管站党支部的又一张名片。
  2月17日,记者来到建管站党支部一楼办事服务大厅,安全管理、质量监督手续、日常管理三个窗口一字排列。上午10时,嘉峪关城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张鑫梅到大厅办理环幕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她把相关资料递到质量监督手续窗口,工作人员从录入工程项目基本信息到出具质量监督书,用时不到20分钟,手续办理完毕,张鑫梅十分愉快。
  在先锋引领活动中,嘉峪关市建管站进一步健全完善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离岗告示制等为民服务制度,务实的工作作风,高效的服务,赢得了服务对象的认可。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