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改造比新建更难

更新于:2022/02/081228人浏览来源:深圳特区报 收藏

 在世博最佳城市实践区里,上海案例和伦敦案例都不约而同采用“低碳建筑”的概念。上海馆是一个“沪上生态人家”,展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建筑节能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利用,阐释高效清洁等理念。伦敦馆则是一个“零碳馆”,原型取自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的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结合上海气候特征建成的碳零排放住宅。该建筑主要采取了太阳能光伏板、热力电力转化器、雨水收集系统、食物和有机肥料发酵产生沼气能源等技术。

  世博开幕之后,伦敦零碳馆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记者对伦敦零碳馆馆长陈硕进行了专访。陈硕老家在湖南,在深圳长大,获得剑桥大学建筑环境硕士,目前是伦敦零碳馆设计方“零碳中心”中国区总裁。

  不交电费,不交水费

  记者(以下简称“记”):如何定义一个低碳建筑?

  陈硕(以下简称“陈”):比普通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80%,就可称为低碳建筑。

  记:目前零碳馆运行的情况如何?

  陈:目前零碳馆通过太阳能、垃圾发电等方式每天可以发电200多度,当然也要看天气情况。零碳馆的能耗大概在300度电左右,但通过地热等方式,零碳馆可以收集到1万千焦的热量,填平了大概100度电差距。

  记:零碳馆的建筑成本大概是多高?

  陈:建筑主体并非我们制造,我们还不了解成本。我们提供的节能设备大概在2500元人民币每平方。

  记:零碳馆的原型贝丁顿零碳社区的总体建筑成本是多少?

  陈:大概1平米在1万元人民币。按照英国的建筑成本,大概高于普通住宅15%。

  记:把这个原型搬到上海,碰到了哪些问题?

  陈:有环境问题,也有技术问题。上海的环境比较潮湿,伦敦干燥,有些节能技术的应用会不同。另外,由于国内的建筑方几乎没有接触过住宅节能技术,在技术对接上面花了很长时间,我们做了40-50次的调试才成功。

  记:花了多长时间?

  陈:由于时间紧,我们只花了7个月。按正常进度,要花3年左右时间。

  记:目前在运行上碰到什么情况?

  陈:总体运行良好,但对能量管理、数据收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记:贝丁顿零碳社区从2003年运行开始,碰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陈:主要是生物发电原料不够。它的一个重要发电手段是用木屑、树叶等森林废弃物进行生物发电。有时候这个原料不够。

  记:社区是如何维护设备的?

  陈:社区的设备,是提供商采取25年保修的方式。从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居民使用那些设备很便利,并没有碰到很大的问题。

  记:社区居民获得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陈:自给自足,不交电费,不交水费,甚至不用购买汽油。社区居民都使用电动汽车,通过社区里面的太阳能设备充电。

  改造的成本比较高

  记:目前,低碳建筑的推广难度大么?

  陈:目前的特点是关注度很高,但实际推广很难,不管是在欧洲还是中国。我们有大规模推广的计划,但是没有时间表。

  记:影响推广有哪些因素?

  陈:最大的因素就是政府政策,看政府是否有制定政策推广低碳生活。

  记:目前在国内有合作伙伴吗?

  陈: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一个是深圳万科,一个皇明太阳能。我们已经和万科在深圳建设了一个零碳建筑“零宅”。

  记:有专家认为,改造比建设低碳建筑更重要,因为现在很多城市,建筑已经饱和了,不太可能拆掉重建。你怎么认为?

  陈:是的。利用现有的基础去改造,比全新建设更难。因为建筑的地基不能改变,对收集地热有影响。另外,朝向、造型也不能改变,这些都会影响到太阳能、风能的收集。改造比建设的成本会更高,这也是我们推广建筑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最大难题。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