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没有统一答案 要有创新思路也要谨防“过度消费”
更新于:2022/02/08已503人浏览来源:钱江晚报 收藏
本报讯 昨天,是全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湖州南浔古镇,环太湖文化遗产南浔高峰论坛——文物建筑活化利用2018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整个活动将持续到11月。
早在100万年前,太湖流域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见证。环太湖地区保留着大量丰富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弘扬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如何利用这些文物资源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将在系列活动后期的11月20日南浔高峰论坛上得到解答。
而作为这次系列活动中主打的传世今生·环太湖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优秀案例暨方案设计大赛昨天也正式启动。活动以“让传世文物在生态发展中熠熠生辉”为主题,为期近6个月,分优秀建成案例评选和方案设计大赛两项内容,前者对环太湖(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等地文物建筑已经落地营运的现有案例进行评选;后者以湖州市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名单中的8个典型建筑为设计对象,对活化利用设计方案进行评选。
记者了解到,这次文物建筑方案设计大赛推出的8个建筑,都是经过大赛组委会精心挑选,基本代表了湖州地方文物建筑的特色和亮点。比如说练市镇的粮仓群(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由10座圆锥形的单体粮仓东西向一字排列构成,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数量多、体量大。每座粮仓容积约250立方米,可储存稻谷百八十吨。粮仓建筑是中国大运河活态化和湖州现存反映鱼米之乡盛况的见证,是江南水乡粮食生产和运输不可多得的工业遗产实物例证。
参赛的对象为相关行业的设计、研究机构团队及自由设计师,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学生设计团队及教师、学生个人。
优秀案例和设计大赛分别评奖,均设保护创意、利用模式、技术创新、环境融合四类奖项。通过报名、作品征集、初评、公众投票等环节,将于11月20日举行颁奖典礼。
“让文物活起来”,不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探索,更应该在实践层面总结提取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样本。湖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许建跃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文物搭建平台来融合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旅游业,更加有效地推动文化文物与旅游业、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杨茜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