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驰 通讯员张伟 陶增权)随着武汉的快速“长高”,超高层建筑物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昨天,武汉晚报记者从市安监局获悉,市安委会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高层建筑物进行统一“体检”,同时为这些高楼建立“病历”,消除隐患。

杭城首个大型运河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已经拔地而起。昨天,记者从运河集团了解到,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主体建筑已完工,预计在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

河北新闻网讯 (河北日报记者林凤斌)日前从定州市有关部门获悉,作为该市首座被动式建筑,长鹏汽车装饰制造公司被动式超低能耗办公楼改造项目预计10月竣工投用。

8月10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丽水湾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开工仪式在乐都区举行,标志着我省首个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住宅将节能90%以上,住宅的四季温度将持续在20-26摄氏度。

8月5日,质检总局通报了2016年第2批31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在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类产品中,共抽查了新型墙体材料、中密度纤维板、地坪涂装材料、防水材料、人造石等5种产品,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0%。

本报讯(通讯员 刘杨)清爽宜人的饮料,降温祛湿的药品直接送到了地区建筑工人的手中,并现场为工人们解读劳动政策。昨天,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把“清凉”送到了中建三局的施工现场。

研究古建筑,除论起外观设计宏伟是否,手工匠人技艺是否精湛之外,采用何种建筑材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英国作家威尔·普赖斯与剑桥大学合作撰写的《木构建筑的历史》,对现存世界各地木构建筑进行了广泛研究,深入地剖析了建筑技术层面的问题和文化背景,旨在令读者了解木构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并希望读者知道建筑不是冰冷的构造,而是一种温暖的传承。

成都市日前公布了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拟对破坏历史建筑的相关行为加重处罚,个人违法最高可罚款额度大幅提高。

近日,科技部社发司组织专家在北京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筑工程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J03B00)进行了项目验收。项目验收专家组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听取了项目组汇报,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天津北方网讯:从市建委获悉,由市建委牵头制定的《天津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经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等多个部门联合会签近日印发,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讯昨日上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澉浦中队组织人员协助一家企业拆除了一个违建彩钢棚。

近日,省住建厅发出通知,决定在5年内完成全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的确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