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安徽省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面对市场形势变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材料价格风险控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地要建立和完善建筑材料价格异常波动风险共担机制,督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发承包双方增强市场风险意识,切实保障建筑工程,特别是各级政府重点投资工程、重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记者从天津市住建委获悉,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将于2021年6月24至27日隆重推出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本次博览会以“绿色建筑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立足“全产业、大规模、高起点、高品质”,是我国建筑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展会。

黑龙江省涉农民工“治欠保支”十大典型案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根据《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抓紧制定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门行政法规的要求和《国务院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制定实施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政法规。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让绿色环保、低能耗的装配式建筑再次成为海南建筑行业关注焦点。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将于2021年6月24-27日隆重推出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本次博览会以“绿色建筑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立足“全产业、大规模、高起点、高品质”,是我国建筑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展会,是打造中国会展领域服务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示范性、标志性项目,也是致敬建党100周年的实际行动,将开启“十四五”规划新篇章。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测算,2018年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45%。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建筑领域碳减排,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经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确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11个冬奥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认证。据悉,国家速滑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北京冬奥村、延庆冬奥村等5个新建场馆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评价标识;

5月31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今年合肥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国内领先,率先提出装配式商品房给予容积率奖励、装配式保障房给予现金补贴,装配式部件已经在南二环高架、引江济淮等项目展开大规模应用。规划到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达2000亿元,形成面向长三角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布局。

场馆建设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碳排放控制的重点领域。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表示,为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做好场馆可持续性工作,北京冬奥组委先后印发了《场馆可持续性管理办法》和《场馆与基础设施可持续性指南》,明确并细化了场馆可持续性工作的具体要求。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孙晓彦说,近年来,中国建筑钢结构的产值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行业产值的提升而同步增长,钢结构行业在建筑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20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263947亿元,其中钢结构产值达到8100亿元,比2019增长8.6%。从产量上来看,2020年,中国建筑钢结构产量8138万吨,产量增幅8.14%,占粗钢产量的7.7%。

从石家庄住建局获悉,近日,石家庄市住建局认真学习河北省推进省会建设工作会议和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部署推进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工作。着力在三个方面抓好落实。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功能。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雄安新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山东省现代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28日在济南组织举办首届“山东省高品质住房(健康住宅)开发建设技术研讨交流会”。在坚守“房住不炒”政策定位、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因素作用下,健康住宅日益受到房企和市场追捧,万科、金地、金茂、大悦城、德泰建设等众多品牌房企在健康住宅方面谋篇布局,通过产品研发与设计创新、新技术及新部品应用,着手产品迭代升级。健康住宅已成为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引领房地产市场走上“竞优”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