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规划建筑名家"点评"水街片区旧城改造方案

更新于:2022/02/08941人浏览来源:南宁日报 收藏

水街片区旧城改造始终牵动着邕城市民的心。昨天上午,在水街片区的解放路、醒汉街上,一群手拿相机对老建筑拍照、肩扛标尺的人引人注目。原来,西乡塘区政府和市规划局为更好地规划建设水街片区旧改项目,专门邀请了目前国内知名的一批规划建筑专家前来项目现场实地勘察。专家们通过对水街片区传统建筑风貌、历史文化和城市肌理进行挖掘和梳理,从现状问题入手,对片区的城市景观、文化特色、商业业态、交通组织等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保护、改造、开发的思路与规划初步方案。

邀请专家“点评”旧改方案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设及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和部署,提升该片区文化品位,改善区域民生,促进文化旅游繁荣发展,西乡塘区政府委托北京泛华通程顾问有限公司编制了《南宁水街片区旧城区改建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了让方案更完善、更科学,同时更好地保护水街片区历史文化遗产,市规划管理局专门邀请国内著名规划建筑专家来到水街片区旧城改造现场,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评审。

本次前来调研设计的专家均在国内相关领域颇有研究,包括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副总规划师杜雁,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吴军,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朱炜宏,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荣还山,广西大学副教授马洪川,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高级规划师何艺,广西天艺设计公司高级建筑师张翀等7名知名专家。

解放路沿线古骑楼特色渐失

专家们调研掌握到,目前,解放路沿线骑楼建筑占水街片区改造全线总量不足50%,中间的骑楼虽然较为连贯,但建设年代相隔较大,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也有现代的,甚至还有新建的,由于缺少统一规划及控制,骑楼风貌五花八门。

传统骑楼元素已难以在该片区找到,现代骑楼更是毫无特色,保存的价值不大。

同时,解放路石巷口片区,解放路醒汉街片区有大量破旧的民居,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房屋已经破败不堪,居住在该片的居民大部分收入较低,既无力改变居住环境,也无力迁往别处居住。同时,由于片区内巷道狭窄,不少巷道只能行人,无法通车,楼与楼之间间距过小。走在安徽会馆前的巷道,抬头甚至能看见“一线天”的景观。密集的建筑、难以通行的巷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力灭火,而该片区有大量的砖木结构老房屋,可以想见后果的严重性。

“建新如旧”或是旧改良方

为了加快推进水街项目,改善解放路沿线居民的居住环境,专家们对解放路沿线改造提出诸多针对性建议。专家们认为,解放路东段于上世纪90年代建设了大量现代建筑,民生路段已基本形成现代高层建筑群,建议采取传统骑楼与现代高层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对解放路东段进行改造,使传统风貌建筑与现代建筑有效衔接。此外沿线骑楼建造粗糙、杂乱,并不具备保留价值,部分老旧骑楼存在严重的房屋安全、防火安全等隐患。同时,由于现状骑楼建筑大进深、小开间,骑楼的整体布局无法有效利用,建议结合解放路石巷口片区、解放路醒汉街片区的民居一并拆除,按“建新如旧”的原则进行重建,同时引导建立解放路新的业态。

对于具有文教意义的安徽会馆、董达庭商住楼等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常年失修,建筑面积也不断被挤压,房屋破败,已成为危房,修缮维护难度大,专家们也建议采用落架重修,原貌恢复的做法,延续其文化精神。

听取专家反馈意见后,西乡塘区和市规划局均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街片区旧改方案。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