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节后招聘沿海“回归族”占4成 建筑工最热

更新于:2022/02/08499人浏览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收藏

“成都人才群英会”大型招聘,近5000人竞争4759个岗位

用人需求前五

计算机通讯

教育培训

商业贸易

生产制造

建筑装饰

求职最热前五

建筑装饰

市场营销

管理行政

金融财务

五金机械

    ·娱乐八卦 看过来
    ·IT英语出国教育直通车

昨天的招聘会上,某公司收到的简历中,从沿海回归内地的求职者占了4成。业内人士分析,职场“候鸟”回归主因是内地沿海收入差距在缩小、沿海一些企业倒闭、离家太远亲情在淡漠、30多岁的人最愿回川求稳定……

求职趋势:

招聘求职需求均超过了去年同期,人才供需两旺

求职之变:

某公司收到的简历中,沿海“回归族”占4成;为了求稳定和找回亲情,他们选择回乡

职场观察:

90后已跻身求职主力军。除薪酬外,求职者最看重工作有无成长空间

昨日中午,在“成都人才群英会”大型综合招聘会现场,成都市某公司总经理许斌盘点了一下收获的简历后发现,从沿海回归的求职者占了4成多。对于这个数据,他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回归故事1

沿海没有归宿感 他放弃经理职位回乡

今年春节前,33岁的官涛和家人一起做了一个决定:从深圳回到四川。

昨天,他前来成都人才市场寻找机会。他把目标锁定在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理。

官涛是绵阳人,上学时就读于轮船机械管理专业。2000年参加校园招聘,他进入深圳一家工厂。13年来,官涛从技术员干起,职位升至生产经理,月薪涨到了8000块。他用挣的工资在绵阳一次性付款买了套房子,爱情开花结果,现在孩子已经4岁了。

“应该说,作为打工者我还混得不错。”官涛说,但孩子一天天大了,父母日益衰老。他曾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水土不服,又被送了回去。

“在外打工,特别是看病成本太高,你不能老不能病。”官涛说,他还发现一个规律:厂内的经理一般都是香港人担任,打工者混到副经理很难再突破。即使领着近万元的月薪,要在深圳买房稳定下来,终究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对于内地,他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怕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复杂,竞争相对没沿海公平。“不过,都回来了,还怕什么哩?”官涛说,他能想象到回归后将面临一系列问题,但他终将去慢慢适应。

回归故事2

人到中年重亲情 降薪两成也要回来

34岁的蔡先生有大专文凭,在广东和浙江的外资工厂担任过品质经理和生产部长。

两年前,他就回归到了德阳一家工厂。收入虽然降了两成,但每个月他都可以回一次家。这种变化,让他非常满意。昨日,他来到成都市人才市场碰运气。

谈及回归的原因,蔡先生说,在外打工10多年,虽说没怎么被明显地歧视,但很显然没归宿感。亲人们都留守在家乡,儿子也在老家上学,他越来越感受到亲情淡漠。成家前,他最长有3年不曾回家。人到中年,他追求生活的稳定,以及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对于有技术专长的人来说,发展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蔡先生说,他对留在四川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企业声音

收入差距在缩小 中青年回归求稳定

位于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某公司总经理许斌说,2008年,他们首次招聘到从沿海回归的员工是个优秀钳工,公司一直着力培养对方,对方也很争气,还自学了个大专学历,现在成了他公司的骨干员工。随后,陆续有在沿海打工的人返乡,大部分求职者都留了下来,只有10%的人因不适应被淘汰出去。到目前为止,沿海回归族占了他公司员工总数的一半。

他分析到,那些员工回归的理由有:内地沿海收入差距在缩小、沿海一些企业倒闭、离家太远亲情在淡漠、30多岁的人最愿回川求稳定……

不过,他也谈到了回归族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夸大在沿海的实际收入,回川后爱请假敬业精神有所下降、一些人对自己定位不准确求职错位等。他相信,随着四川的发展,越来越多在沿海打拼的人会回归。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