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建筑传承文化符号

更新于:2022/02/08522人浏览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

本报讯 (记者廖靖文、李立志、葛丹、谭秋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广州培育为世界文化名城,历史建筑就是凝固的文化符号”,市人大代表陈安薇认为,在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十分重要。“在城市尤其是旧城改造过程中,一批批历史建筑消失了,十分可惜。”她建议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出台相关的政策,发现、保护、活化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如桂对陈安薇的建议十分认同,他说,现在的广州比任何时候更重视保护、传承、展示和利用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广州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都有文化部门和文物保护单位参与,每一个方案的出台都广泛征求专家和市民意见,坚持保护为重,如果专家论证反对的,就慎重处理,优化调整方案,绝不会进行破坏性的改造和建设。

  陈如桂表示,广州正在不断梳理城市历史文化肌理,在加大保护的同时,争取更好地展示和利用。

  南沙新区建设开始起步

  “南沙还处于小学阶段。”在昨日的分组讨论上,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表示,南沙去年做了几件大事,首先是南沙新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广州市一号工程。南沙新区起步区建设已经开始,去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21.6%,通过龙头的带动作用,基本拉开了局面,但目前南沙的压力还很大,今年将在九个大的方面开展工作。

  要真抓实干、苦干巧干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新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说道:“报告全面、精炼、详实,是近年最短的报告,体现了中央精神,非常鼓舞人心。过去一年是发展形势严峻的一年,报告提出今年的八项工作,具体有效。蓝图已描绘、目标已确定,关键是落实。要真抓实干、苦干巧干,创造性开展工作。”

  对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甘新说要落实四项工程,打造三个平台,促进三大提升,要挖掘、建设一批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项目,古村、古镇建设保留原来的风格,挖掘、传承粤剧、广东音乐等体现岭南特色的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办一些重大活动,如美食文化节、迎春花市,发挥岭南文化的魅力。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