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第一是建筑的准则

更新于:2022/02/08767人浏览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收藏


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多年来致力于钢结构建筑研究与推广,作为中国钢结构建筑的倡导者,他认为生命第一是建筑的准则,建筑安全至高无上是毋庸置疑的。

  住宅安全不可小视

  近年来我国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和云南盈江等地发生的大地震,给我们在建筑水

平低下方面的教训和警示是极其深刻的。在地震中因房屋坍塌压死、砸死人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落后的砖混脆性结构(没有钢筋或极少钢筋)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已构成致命的威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气象、地震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因此住宅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命的大事,决不可小视。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的安全性相对要高,所以我国把大力推广钢结构住宅产业作为贯彻“生命第一”的重要准则。

  我们在陕西省汉中市的宁强县和略阳县地震灾区调查时了解到,这些地方在震后搞了由台湾抗震民间团体出资、台湾大学设计、陕西地方建筑施工的户均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这些“钢甲”的建立,对提高上述地区建筑抗震水平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克服偏见转变理念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推广起步比较艰难,这与国外比较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成规模地将钢结构作为住宅结构体系应用于建筑市场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英国和美国,随后日本、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纷纷制定标准发展钢结构住宅。目前这些国家的钢结构住宅普及率高,并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对比较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国内钢结构在体育场馆、航站楼、铁路、桥梁等方面的显著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钢结构在住宅方面的应用仍未能全面推开。2001年—2002年建设部建筑科技发展中心就颁布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导则》,2004年颁布了《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虽然规则没少制定,但是今天全国钢结构住宅比例还不到1%。

  究其原因,制约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因素不仅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配套,还受制于人们的思想阻力。主要是对钢结构住宅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钢结构住宅价格偏高。另外,开发商想到赚钱,却没有想到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从地方经济收入考虑对此也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都是钢结构住宅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和使用的主要原因。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全社会对推广钢结构住宅重要性的认识。钢结构建筑不能只在专家之间,也不能只在钢结构企业之间交流,而是包括各级政府领导在内的全社会都要提高认识,增加共识。这个共识就是钢结构住宅不仅安全,而且节能、环保,建筑使用寿命延长,钢结构住宅本土化的应用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随着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国家在全社会推广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的趋势下,钢结构建筑规范和标准逐渐完善,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成套技术不断成熟,配套新材料不断涌现,生产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努力降低综合造价,加上人们对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这些都为钢结构住宅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政府推进势在必行

  钢结构住宅的推广使用,政府的推行至关重要,我们需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及领导对推广钢结构住宅的正确认识,加强宣传和支持力度。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来看,凡是得到政府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发展得又好又快,反之亦然。北京市建委早在2003年就委托节能墙改办组织专家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钢结构住宅情况调研。历时半年来,专家们走访了北京、天津、山东、安徽和福建等地,考察了20个工程项目。专家的结论是:钢结构住宅是先进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重要体现,北京市发展钢结构住宅具有良好的前景,建议重点应放在多层和小高层住宅上,采取节能65%的设计标准。在初级阶段不强调全装修、产业化、市场化,仅作为一个互动的过程来推动钢结构住宅建设。

  各级政府要从法规体系、标准规范、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工程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等方面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性工作。在浙江省、湖北省各级政府的政策鼓励支持下,由武汉香利开发公司开发、杭州城建建筑设计院设计、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总面积近26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室)11栋高层建筑的武汉世纪家园小区,采用钢框架和轻质墙体,节能达50%以上。另外,山东省政府提出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后,省属国有企业莱钢积极响应,很快建成一批钢结构住宅。他们为了推广钢结构,自己建了将近1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北京赛博思房屋公司在北京和武汉等地建成了约100多万平方米,6层至12层的钢结构住宅。这些钢结构企业不仅积累了经验,并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住宅安全不可小视

  近年来我国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和云南盈江等地发生的大地震,给我们在建筑水

平低下方面的教训和警示是极其深刻的。在地震中因房屋坍塌压死、砸死人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落后的砖混脆性结构(没有钢筋或极少钢筋)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已构成致命的威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都分布在气象、地震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因此住宅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命的大事,决不可小视。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的安全性相对要高,所以我国把大力推广钢结构住宅产业作为贯彻“生命第一”的重要准则。

  我们在陕西省汉中市的宁强县和略阳县地震灾区调查时了解到,这些地方在震后搞了由台湾抗震民间团体出资、台湾大学设计、陕西地方建筑施工的户均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这些“钢甲”的建立,对提高上述地区建筑抗震水平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克服偏见转变理念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的推广起步比较艰难,这与国外比较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成规模地将钢结构作为住宅结构体系应用于建筑市场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英国和美国,随后日本、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纷纷制定标准发展钢结构住宅。目前这些国家的钢结构住宅普及率高,并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相对比较发达国家而言,中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相对滞后。尽管国内钢结构在体育场馆、航站楼、铁路、桥梁等方面的显著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还远远不够。到目前为止,钢结构在住宅方面的应用仍未能全面推开。2001年—2002年建设部建筑科技发展中心就颁布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导则》,2004年颁布了《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虽然规则没少制定,但是今天全国钢结构住宅比例还不到1%。

  究其原因,制约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因素不仅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配套,还受制于人们的思想阻力。主要是对钢结构住宅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钢结构住宅价格偏高。另外,开发商想到赚钱,却没有想到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从地方经济收入考虑对此也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这些都是钢结构住宅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和使用的主要原因。

  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全社会对推广钢结构住宅重要性的认识。钢结构建筑不能只在专家之间,也不能只在钢结构企业之间交流,而是包括各级政府领导在内的全社会都要提高认识,增加共识。这个共识就是钢结构住宅不仅安全,而且节能、环保,建筑使用寿命延长,钢结构住宅本土化的应用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随着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国家在全社会推广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的趋势下,钢结构建筑规范和标准逐渐完善,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成套技术不断成熟,配套新材料不断涌现,生产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努力降低综合造价,加上人们对生命安全、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这些都为钢结构住宅大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政府推进势在必行

  钢结构住宅的推广使用,政府的推行至关重要,我们需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及领导对推广钢结构住宅的正确认识,加强宣传和支持力度。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来看,凡是得到政府鼓励和支持的产业发展得又好又快,反之亦然。北京市建委早在2003年就委托节能墙改办组织专家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钢结构住宅情况调研。历时半年来,专家们走访了北京、天津、山东、安徽和福建等地,考察了20个工程项目。专家的结论是:钢结构住宅是先进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领域的重要体现,北京市发展钢结构住宅具有良好的前景,建议重点应放在多层和小高层住宅上,采取节能65%的设计标准。在初级阶段不强调全装修、产业化、市场化,仅作为一个互动的过程来推动钢结构住宅建设。

  各级政府要从法规体系、标准规范、提高钢结构建筑的工程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和材料成本等方面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性工作。在浙江省、湖北省各级政府的政策鼓励支持下,由武汉香利开发公司开发、杭州城建建筑设计院设计、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总面积近26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室)11栋高层建筑的武汉世纪家园小区,采用钢框架和轻质墙体,节能达50%以上。另外,山东省政府提出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后,省属国有企业莱钢积极响应,很快建成一批钢结构住宅。他们为了推广钢结构,自己建了将近1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北京赛博思房屋公司在北京和武汉等地建成了约100多万平方米,6层至12层的钢结构住宅。这些钢结构企业不仅积累了经验,并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