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国博看建筑如何承载文化

更新于:2022/02/08831人浏览来源:中国建设报网 收藏

建筑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成为了一种长久存在的物体,建筑构筑了一个个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对审美的认识、对生活的追求、对历史的记忆,成为一种文化的沉淀。在城市的建筑物之间,人们一代代地生老病死,而建筑总是长期的存在,向后人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即便有一天,一个城市因为种种原因而消失,建筑仍会在后世的发掘和考古中,展示这个城市曾经的痕迹,述说着人类文明的故事。

  今年4月1日,经历了数年改扩建工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新国博)终于展示在世人的眼前,作为我国最高级的国家博物馆,新国博在建筑风格上与位列我国十大建筑的老馆协调统一,承载历史、展示艺术文化的功能更加突出。同时,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如何运用自身的建筑语言诠释每一个独特的展览,从而展示其独特的建筑魅力,成为这座建筑带给我们的又一个兴奋点。

  进入新国博的东大门,开阔的大厅带给人们宽广的视野,正前方《愚公移山》的浮雕映入眼帘(图1)。

  在新国博的大厅空间中,没有一根立柱阻挡视线,自然的采光给新国博带来了一种光影与时空交错的美感。

  大厅中,少数几根高大的立柱给这栋建筑增添了不少恢弘之气。雕刻着中式窗棂花纹的高大门墙随处可见,平添中国式的秀雅(图2)。

  形态篇:局部的妥协换来整体融洽

  新国博在改扩建后,虽然外立面保持原状,但对内部进行了大量现代化的翻新改造。乍一进入会给人焕然一新之感,但细细品味,却又能感觉到建筑风格上有些不甚统一,建筑内外存在局部的审美冲突。就记者所知,在最初新国博的改扩建方案中,曾有方案提议将外立面重新建造,从而变成一座全新的建筑。然而,这样做却会牺牲建筑外景统一的整体视觉效果。

  针对这个问题,清华大学教授、建筑师方晓风认为:“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观念中,有着‘左祖右社’的观念,即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演变至今,太庙变成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成为了中山公园,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类似的功能。所以,二者从外观的视觉效果上,需要谋求整体的统一,保留外立面的做法值得肯定。而且,国家博物馆作为当初我国的十大建筑之一,设计了一个前庭的院落(图3),这是一种很中国的做法。”

  实际上,这种保留外立面、内部翻新重建的做法,在国际上比比皆是。甚至许多商业建筑的改造中,都遵循这种原则,将原本建筑拆除得只剩一堵外墙,而内部重新建造。“这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和态度的问题,让建筑更具有生命感,把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信息都展现出来,让你感受到一种传承和生长。”方晓风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国博除了面积更大以外,最明显的变化是老馆屋顶用的是金黄色琉璃瓦,改建后屋顶用的是古铜色金属。主入口采用镂空花纹的铜门,灵感也许来源于馆藏的那件著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木材、石材和玻璃,是新国博内部空间的主要搭配。长达数百米的艺术长廊,贯通博物馆南北,将原先泾渭分明的两栋老博物馆建筑合二为一。内部空间则采用了传统建筑中的“藻井”,通风、采光俱佳。

  功能篇: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当新国博还在改扩建之时,便有这样一个疑问: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其建筑本身能提供何种文化信息?而又应选择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才能完美地承载博物馆这种或是厚重、或是轻巧的馆藏文化?

  方晓风向记者表示:“这要从博物馆的历史讲起,博物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建筑类型。早期博物馆均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是历史建筑功能的转移。如卢浮宫、故宫,原来都是皇宫。而小一点的博物馆,如名人故居,则往往由住宅改建而成。所以博物馆本身并没有一个特定建筑规则所寻,完全由其展示的内容决定。”

  传统的中国博物馆,在建筑体量上往往并不宏大。中国的文物和西方相比,在体积上并不庞大,适合人们亲近把玩,即便是很长的画卷,也可以卷起来一节一节地看。而西方的文物藏品大多从宗教里脱胎出来,强调的是人和物之间的膜拜关系,更多的是在承载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且尺度较大,以绘画、雕塑为主。相比之下,中国更强调物与人之间较为亲近的关系,而国人对于文物的态度,也是欣赏把玩多过瞻仰膜拜。

  由此说来,博物馆的建筑形式难以定式,新国博作为国家级的综合性博物馆,更是如此。在其建造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各种展品的可能性,为展示美术作品、工业作品乃至当代艺术装置都留足充分的余地。这也是新国博采用大开间、设立不同展区的原因之一。

  就记者了解,在新国博的运营思路上,将艺术的收藏、展览和研究工作,提升到与历史文物并行的平台之上,在介绍历史的同时,还向观众传达艺术的美感。因此,在新国博开展之初,便设立了以《启蒙的艺术》为主题的德国文艺复兴时期展览,古代青铜器、佛造像艺术专题陈列(图4)和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按照既定计划,北京国际设计3年展和国家画院30周年展等临时性艺术展览也列入了展出日程。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