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企业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对建筑生产中的固有危险分析,建筑生产风险来源归结为:高处作业、地质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和成品材料条件五大方面,这五大方面代表了建筑生产的固有风险。但同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发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因素——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它同时也对生产系统产生极大的风险。人系统的混乱度如身体的差异、技能的高低、管理的好坏等都对生产系统产生影响,从而使生产系统产生紊乱,造成事故。因此,我们在建立建筑风险防御系统时还必须考虑人员风险系统。
这样,我们把建筑生产风险系统最终归纳为高处作业、地质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材料因素和人员因素这六大方面。
1、高处作业。现代建筑其高度越来越高,深基础使用也较为普遍,施工难度大、强度高,施工人员长年累月在相对的高处露天作业常常会发生坠落和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因此,对高处作业操作人员来说,必须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娴熟的高处作业技能且要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而目前我们现场的作业人员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大量的农民工,他们缺乏高处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安全意识较差,其人员素质跟不上现代化建筑施工的要求。从建筑伤亡统计数据来看,高处坠落事故在各类事故中居首位。
2、地质条件。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增加、负荷的增大,基础的深度也越来越深;由于地质条件和市区环境的限制,深基础、人工成孔桩使用也较为普遍。在施工过程中,基础周边的土层由于受到地面各种工程设施的干扰,地表水、下水道漏水的侵蚀,以及自然气候、环境等的影响,使原状土受到扰动,稳定性遭到破坏,这一切为基础施工过程中诱发坍塌事故创造了条件。
3、环境条件。建筑施工是在露天进行的,同时又是不断流动的,受制于自然环境和现场条件的影响。一年四季气候的高低变化、刮风下雨等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常常由此出现如中暑、窒息、滑倒、受寒等现象而造成坠落、触电等各种施工事故。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表层土被污染的现象日趋严重,各种化学物质和工业垃圾对土层结构的破坏,除了降低土体的强度外,还产生各种有毒的气体,潜伏在污泥和土体里,等等造成地下施工人员突然中毒、窒息等现象。
4、机械设备。建筑项目由于其规模、类型的不同,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品种也繁多,如起重机、挖掘机、电梯、动力传动装置和加工机械等,而这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受到场地、施工条件和专业技术的限制,操作时稍有不慎就会酿成机械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
5、成品材料。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预制构件、成品、半成品较多,如屋架、预制柱、钢筋等,这些体形笨重,几何形状各异的材料在运输、吊装、堆放上都有特殊的困难,因而常常出现失稳、坠落、翻滚、撞击等危险。
6、人员因素。建筑生产是一种多专业、多工种的群体作业。建筑生产固有的风险性和环境的多变性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和现场安全保护意识有较高的要求,操作人员对专业施工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的好坏和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建筑生产的安全性。
二、安全风险控制与防范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企业的法人要认真履行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深入学习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全员、全方位和施工的全过程,每个人都要对安全负责。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各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采取强化管理,落实责任,以第一责任者为中心,从经营的角度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安全生产,分层管理,层层落实,不留死角,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严格目标责任制、监督检查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民安全素质。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由于建筑业施工点多、面广、线长、流动性大,许多工程工期紧、任务急,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对职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是搞好安全生产、预防施工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加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大力提倡“我要文明”、“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等人文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在施工现场营造一种安全文明、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切实保障从业人员的根本利益,树立建筑工人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经营者及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加强事前预防,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及生产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做到防患于未然。实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三)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促使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强化执法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监督检查职能作用,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所属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抓好防止高处坠落、触电、坍塌、土石方工程、大型机械设备拆装、临时用电、安全防护用品、旧房拆除、消防等重要部位及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及现场内临时设施的重点监控,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并且举一反三,防止产生新事故隐患,做到警钟长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登记造册,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方案和整改时限,并跟踪检查,促使其彻底整改。
建立企业安全检查自我约束机制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关键。企业职能部门要通过监督检查和帮助指导,促使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采用现代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企业要切实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建设,完善事故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四)施工企业应依法为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根据《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就企业而言,支付意外保险费,是企业法人从意识上对职工的保护,对职工的尊重。同时企业在生产中风险来自四面八方,面临较大的风险是职工发生事故后的经济补偿。高明的企业家要善于转嫁风险,获行发展。实施职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正是企业避免风险的重要措施,既可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抗风险能力,又可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企业领导要把为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自己的责任,摆在工作重要位置来抓,为企业转移风险保驾护航。
(五)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技术还较落后,这也是伤亡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安全工作跟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满足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发展安全技术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技术的革新改造。开发有效的防护体系,使安全防护设施加快实现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
2、改革工艺,开展“人机工程“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减少不安全因素,从根本上改善建筑施工环境恶劣的劳动条件。在开发、研制、使用施工新技术和新机械设备时,必须使安全技术同步实施。
3、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吸取国内外的技术,系统地开展对伤亡事故的预测、预控技术的研究工作,逐步将现代化科学方法应用到建筑施工安全领域中。施工企业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施工安全的科研工作,建立安全科技网络,开展科研交流活动,吸收和借鉴其它单位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以科技进步推动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