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在提高,而人心却在不断下降

更新于:2022/02/08854人浏览来源:中青在线 收藏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建成10年间,先后经过24次维修,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成名副其实的弱不禁风的“豆腐渣”工程。  

  而这一次维修距离上一次维修不到三个月,上一次维修过后,有关部门曾信誓旦旦地保证,“至少要管6年”。然而有关部门的讲话刚刚落地,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又面临着再次维修的境遇。  

  有关部门对于这件事的解释是,花亿元动大手术,用的是进口新材料,但为了赶工期,施工用的是“土办法”:在没有等到混凝土自然干透的情况下,采取高温油炉烘干,使得沥青黏合强度、硬度都大打折扣。如此“土洋结合”并没有提升维修后的建筑质量,反而创造了建筑界“速朽”的奇迹,“至少要管6年”的神话,终于被“不到三个月”的现实所打破。  

  科学设计、科学施工,这是对施工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建设工期的设定应该符合科学施工的要求,一味配合赶工期,而不顾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凝固时间,无疑是在蛮干,是在拿建筑工程质量赌博。 

  而在数公里外的武汉长江大桥,从1958年建成后才大修过一次。以1958年建设施工的工程技术和设备来讲,恐怕现在的工程技术和设备,比之当时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而1958年建成的长江大桥,50年才大修一次。而2000年建成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几乎成了“病秧子”工程,每年要经过两次以上的维修。  

  就是这么个“病秧子”工程,直到这次维修才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注意,才展开对白沙洲大桥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环节的调查。一座大桥10年历经23次维修,都没有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直到第24次才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关注,才组织有关部门,对大桥的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环节的调查,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当地政府部门对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如此麻木,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成了“豆腐渣”工程,也就毫不为怪了。  

  10年前建成的大桥质量,竟然赶不上50年前建成的大桥。40多年的差距,建筑技术和手段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建筑技术和手段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建筑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更多的“豆腐渣”工程。这究竟是为什么?建筑技术和手段在提高,而人的质量却在下降,建筑商的良心在变质发黑,这也许就是“豆腐渣”工程屡禁不止的根源。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