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建筑的“非正常死亡”

更新于:2022/02/08979人浏览来源: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收藏

        中国的建筑寿命仅为30年,这一信息由住建部的领导公开爆料后,舆论顿时哗然,纷纷指责我国的建筑质量问题。但我想,如果把我们的建筑“英年早逝”仅归罪于建筑的偷工减料,掺杂使假,不能不说过于简单。我觉得,如果能对建筑的“非正常死亡”作些分析,也许能找到另类原因的答案。

        我这样说来,决非想否认我国建筑质量管理中的问题,更不是想为某些房产开发商和建设者开脱。面对新的市场体制,我们无疑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法制约束以及行业监管机制。

        但我以为,我国建筑的“英年早逝”除了“天生不足,患疾而终”外,更多的情况恐怕是“非正常死亡”。也就是说,我们不少的房子并非质量有问题,不能继续使用,而是“没毛病,很健康”却被拆除,过早夭折是人为的因素。在不少地方,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一些仅用了上10年甚至几年的好端端的楼房,瞬间被夷为平地,变成一片新的房地产开发区,留下一批批拆迁户。有的拆迁户还是已被两次拆迁,甚至三次拆迁的,搬来搬去,不知哪里才是最终的落脚地。

        这种建筑“非正常死亡”,固然有着规划前瞻性不够的原因,但也不乏官员创造“政绩工程”的因素。现在考核地方经济的发展,GDP仍然是一个十分看重的指标。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个著名的“挖坑填坑”理论:采取“雇200人挖坑,再雇200人填坑”的办法,便可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运转。我们有些官者很能“活学活用”,把“建楼”当成了“挖坑”,建了拆,拆了建……五次三番,三番五次,经济的增长“高速”了,建筑的“非正常死亡”也多了。

        建筑的“非正常死亡”,虽然换得了某种“高速”增长,但对社会财富的损耗更大。有资料表明,我国为目前世界上新增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高达20亿平方米的新建面积,耗用了占全世界消耗40%的水泥和钢材,而平均寿命却只有30年,不到英国的1/4,美国的1/2。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酿成每年增加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而且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

        冒昧给建筑“非正常死亡”症开一剂“处方”: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追求“低碳”与高效,实现科学发展。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