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如何融入城市点亮生活?“江苏·建筑文化讲堂”上院士精彩开讲

更新于:2024/04/20804人浏览来源:交汇点新闻 收藏

交汇点讯 “城市博览建筑是历史的缩影、文化的载体、精神的殿堂。它的风格和品味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特性、素质、追求和发展,影响并引领着城市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

4月19日下午,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二讲在南京城墙博物馆精彩开讲。主讲者正是主持设计该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何镜堂。业界专家、设计大师、青年学子等汇聚于此“逛馆”“听课”,共话当代博物馆建筑如何更好融入城市发展、走进人们生活。

当前,博物馆游热度持续攀升,“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潮流。何镜堂以《城市博览建筑创新理念与实践》为题,分享其研究思考与创作实践。在他看来,当代博物馆所承载的交流功能愈发突出,并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融入城市生活,甚至生发出“看展式社交”。因此,在博物馆的创作中要提供这样的场所满足观众需求。同时,博物馆还要满足越来越多元的互动方式,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工作坊、讲座、研讨会等,丰富公民的日常生活,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何镜堂长期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带领团队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南京城墙博物馆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

“一座打动人的、具有生命力的博览建筑让我们获得知识、铭记历史的同时,还是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讲座中,何镜堂以南京城墙博物馆为例,介绍其设计理念。650多岁的明城墙,是南京一张重要名片,何镜堂与团队在设计城墙博物馆时认为,在城墙边建博物馆,城墙是真正的文物,博物馆只是呈现城墙历史文化的载体,应把“主角”光环给城墙,建筑做“配角”。于是,把南京城墙博物馆打造成了一件融入城墙历史环境的“艺术品”。  

城墙博物馆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呈墙”。设计团队创新使用玻璃幕墙,既削弱博物馆的体量感,加强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又方便人们随时在室内欣赏城墙。何镜堂认为,当代博物馆是城市的客厅,是共享的场所。一个好的当代博物馆建筑一定要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眼下,当代博物馆正面临着数字化与虚拟化、互动体验与参与性、跨界合作与交流、社会责任与教育、环保友好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化与特色化等多重发展趋势。博物馆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社会的文化进步和文明传承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博物馆其本身所拥有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其不仅是展陈文明珍宝的空间场所,也是呈现城市文化、特色风貌的重要载体,更是增进社会大众对城市情感认同的重要媒介。”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说,新世纪以来,一批尊重历史文化、富有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的博物馆建筑在江苏大地兴起,不仅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新载体,也引导并推动了城市风貌、建设品质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成为展现和表达新时代“中国故事”“江苏故事”的新名片。

讲堂中,还以短片形式呈现了江苏代表性博物馆建筑的精妙设计。比如,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项目秉持“补白、整合、新构”的设计理念,将新馆创作视为“南博”历史传统的延续。建成后的新馆建筑风貌质朴、庄重、典雅,与“老大殿”相得益彰。重新开放的博物院一年内就迎接了近240万观众。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专题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建在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应与扬州城市文化特色相协调,反映现代扬州的时代风貌,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多彩元素。”经过实地勘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团队巧妙设计出大运塔,与古运河三湾上下游的文峰塔和天中塔交相辉映,形成绝妙的“三塔映三湾”胜景。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则由原盐城火车站改建而成。博物馆外观提取黄海湿地代表性鸟类丹顶鹤展翅飞翔灵感,结合原有的拱形建筑形态,生成融合城市文化和记忆的建筑形象。设计师保留了原火车站大厅建筑轮廓,将其改造成博物馆公共大厅,延续建筑记忆。博物馆还与周边铁道公园、湿地公园等相融,成为一处集空间展陈、公众教育、生态展示、旅游集散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综合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白雪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