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建筑”背后,是从监管到审美的“缺位”

更新于:2023/09/11578人浏览来源:红网 收藏

  近日,河南三门峡一景区雕像因“缺乏美感”,引起广泛关注。9月8日,景区所在地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部门回应称,网传“牡丹仙子雕像”位于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店镇南宋村牡丹游园内,由民间艺人宋某、王某学习洛阳王城公园内“牡丹仙子”雕塑后进行仿建,该村村民梁某(已故)承建,高5.8米,共花费8万余元,系该村自行筹资设计建造。(9月9日 九派新闻)

  根据网络上流传的照片视频,网友们纷纷表示,该雕像“容貌怪异,腰长腿短,身材比例并不协调,让人不忍直视”。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相关工作人员称,农村艺人水平有限,当地将对该雕塑进行整修和美化。

  “丑陋建筑”出现的背后,是监管的缺失。国家曾在《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指出,严禁建造“丑陋建筑”。该村出面邀请宋某和王某两人作为负责人,却缺乏对两人建造水平的严格审核,盲目邀请,浪费了钱,也办砸了事,最终引发大范围的“吐槽”。在建造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要密切关注工程进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询问并制止,避免雕塑最终以“缺乏美感”的形象面世。

  “丑陋建筑”出现的背后,也是审美水准的降低。审美水准直接影响了建筑品味,一些人认为“高度比功能重要,名气比造价重要,形式比内容重要”,这使得部分城市建筑被异化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在相应价格范围内的合适建筑,虽然5.8米的高度能让游客更容易看见,但是丑陋的形象也会让游客“望而却步”。

  “丑陋建筑”出现的背后,还是对村民的不负责。村民自行筹资设计建造该建筑的本意是美化和宣传该村的牡丹游园,提高知名度,增加游客数量。现实情况是,钱花出去了,没有起到美化作用,反而进行了反面宣传。想去牡丹游园的游客甚至可能会怀疑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打消去游玩的想法,这也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收入和该村的声誉。

  要做好对“丑陋建筑”的预防和监管工作,是一种挑战,但是一刻也不能疏忽。当下,正在大力提倡建设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更多的乡村、城镇也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好的建筑。这就既要考虑乡村的特色,也要考虑经济适用,从而达到环境与建筑相融合的视觉美感。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