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建筑”工地上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更新于:2022/02/08610人浏览来源:科技日报 收藏

“当年,25岁的我能够在青春岁月参与到人民大会堂伟大工程的设计之中,至今都感到非常自豪荣幸!特别是在党的关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与老一辈建筑师们一起工作学习,这种机会弥足珍贵。”近日,作为曾经的人民大会堂建筑工程设计组专业技术员,现今88岁高龄满头银发的李国胜讲述往事时,眼睛里闪烁着奕奕神采,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记忆。20世纪50年代,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在党中央领导下,政府决定在首都建设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工人体育场等十大国庆工程,由中国本土建筑师、设计师设计,在钢筋混凝土的外表下营造出独特的美学特征,开启我国建筑设计探索的最初步伐。

建筑设计深远,兼顾中西特色

“步进万人大礼堂,使你突然地开朗舒畅了起来,好像凝立在夏夜的星空之下,周围的空气里洋溢着田野的芬芳”。这是作家冰心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中的形容。

只见大会堂顶棚大弧线与墙身以大圆角交接,上下浑然一体;穹隆顶中心镶嵌直径5米的五角星灯,三圈水波纹暗槽灯环绕似璀璨的围拱群星,“这种‘满天星斗’‘水天一色’之感,来自周恩来总理的启发指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介绍说。

时光刻度定格在1958年8月,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参考的情况下,亟待一份工程方案跃然纸上。为确保工程进展顺利,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指挥,短短三天,梁思成、杨廷宝、张开济等30多位建筑专家云集北京,一个多月内数百份设计方案出炉。

马国馨介绍说,对于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胆提出一个建筑面积超过原要求(7万平方米)一倍多的设计方案。经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商议,周总理亲自果断拍板:就用这个!

“时至今日,人民大会堂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和变化,60多年来,完全适应我国这么多年的快速发展需求。”马国馨说。

据介绍,周总理当年提出“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原则,创作思路兼收并蓄大屋顶模式(全国农业展览馆),不拒绝西洋古典(人民大会堂)或类似苏联模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包含着对新结构和新形势下的中国建筑的探讨(民族文化宫)等。

对我国建筑有重要辐射和示范作用

在今天的北京建院里,收藏着1958年—1959年间部分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图纸和资料,鲜活见证中国精英建筑师、设计师们在10个月内,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高质量完成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十大建筑”的恢宏历程。

“十大建筑”在建设中不乏应用新技术、施工中创新突破。“1958年,国家领导人对科技创新特别重视,在建筑当中应用了很多创新技术,例如,偌大的大会堂保障温度、照明等舒适度;无论坐在大礼堂哪里都能听得见,视线上也能看到主席台。”李国胜介绍说。

此外,据北京建院副总经理、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介绍,民族饭店是我国第一栋预制全装配结构、考虑抗震建筑的高层旅馆,其在国庆工程中开工最晚,但施工速度最快,开创了我国大型预制装配式结构机械化施工的先河;北京火车站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央大厅采取当时较先进的预应力双曲扁壳屋盖成功施工。

“可以说,当时建成的十大建筑达到了专业技术的顶点,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是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重要的里程碑。”邵韦平表示。

如今,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仍然活跃在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虽然叫北京‘十大建筑’,实际上其很多建筑原则对现在影响至深,如以人为本,考虑人如何使用,对我国建筑有着很重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马国馨指出,而其重要意义在于,体现了在党的指引下,那个时代的建筑设计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的可贵精神。



“建筑培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