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朝阳引入全国首条建筑垃圾回收线
更新于:2022/02/08已634人浏览来源:网络 收藏
随着疏解速度不断加快,各类建筑垃圾也随之增加。为避免疏解腾退后的建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二次影响,朝阳区引入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可将朝阳区疏解腾退中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记者获悉,朝阳区孙河地区已经通过该方式处理建筑垃圾8000吨,再生产品将陆续投入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朝阳引入全国首条建筑垃圾回收线
昨天上午,记者在朝阳区孙河看到,硕大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采用全封闭式结构。该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配套设施占地70余亩,通过破碎—筛分—多级分选的全封闭工艺流程,可使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再作为原材料,经过再加工,产出再生产品,回归应用于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负责设施设计、建造及运行的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首例棚改现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在加大疏解非首都功能力度的同时,使建筑垃圾快速原地转化。”
据介绍,在砖瓦、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垃圾中混杂着塑料木制品、保温材料等杂质,传统建筑垃圾处置工艺将束手无策,它们只能处理不含杂质的“高纯度”混凝土类物料。而建在朝阳区孙河地区的资源化处置设施,却具备“不挑食”的特征,为提升建筑垃圾杂质去除能力,北京建工资源公司自主研发了超强功率的“振动风力分选机”,可以利用风力和振动的共同作用,将复杂物料中的轻物质高效分离。
据了解,朝阳区孙河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试生产以来,已经为地区处理转化建筑垃圾8000吨,为疏解后的“留白建绿”及时提供空间。
朝阳区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通过主动与北京建工资源公司合作,在孙河地区试点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配套设施,将逐一破解这一系列环境问题。”
将在十八里店、东坝等地区引进推广
“大家现在脚下所踩的步道砖,就是由建筑垃圾再利用而来的。”生产线工作人员指着地面向记者介绍。今后这里可以制造出透水性能良好的再生透水砖和再生道路材料,再生道路材料年生产规模可达50万吨,可以替代天然材料满足城市公路级别的建设标准要求。
记者还了解到,由再生骨料制成的步道砖已经投放到孙河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产出的再生骨料杂物含量,保持在千分之一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百分之一。”除铺设道路外,再生骨料还可用于土方回填施工要求的土石配比,形成更加坚实稳定的结构。北京建工资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配套设施模式将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东坝等地区同步建设推广。”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报名培训
- [04-08]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