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新闻资讯
“短命建筑”倒逼“长效问责”
更新于:2022/02/08已649人浏览来源:河南日报(郑州) 收藏
1月4日下午,广西南宁天桃实验学校荣和校区,两台大型破拆机械在拆除教学楼。据悉,已被拆除的这栋教学楼刚刚建好,但尚未交付使用。
刚刚建好还未交付使用的教学楼却难逃“夭折”的命运,不可谓不可悲,其实,这样的案例不少,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导致的浪费就超4000亿元,于是,有人忍不住调侃,5000年文明古国,却少有超过50年的城市建筑。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然而,在一次次爆破声中,地标建筑应声倒下,寿命长的不到30年,短的不到10年,“短命建筑”层出不穷不仅耗用大量公共资源,建筑垃圾更是给城市周边生态带来重大隐患,危害性不可小觑。
客观来讲,城镇化加速、人口增加造成了“短命建筑”的客观存在,可实际上,部分地方官员的政绩狂热才是“短命建筑”频现的始作俑者。在个别地方官员看来,大拆大建必然带来GDP大幅蹿升,全线飘红的汇报数据更是其平步青云的“政绩砝码”,只顾着地标建筑、政绩工程横空出世,全然罔顾民情民意。
不可忽视的是,“规划跟着领导变,一任干部调一回”已成规划界的公开秘密,很多建筑“来去匆匆”,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让规划设计成了一纸空谈,即使制定了合理规划,到最后也终究只落实在了纸上,特别是个别新任官员,为凸显政绩往往另起炉灶,开辟新地开始一番新一轮大拆大建,建筑质量再过硬的建筑也难逃“夭折”的厄运。
不难发现,拆建工程如搭积木一般让个别官员有权就任性的丑态展露无遗,从根本上说,要杜绝“短命工程”问题,关键还是要扎紧制度的笼子。要建立科学的、给力的、长效的问责和监管机制,坚决杜绝唯GDP论英雄的病态用人观,进一步加大违规成本,让短命建筑不再撩拨公众神经。
推荐建筑考试培训课程
- [02-22] 2025年施工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质量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资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材料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劳务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机械员考试报名
- [02-22] 2025年标准员考试报名
- [06-10]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安全员考试大纲
- [02-22]2025年北京安全员考试时间(共四期)
- [10-29]2024年安全员(安管人员)证书延续继续教育的通知
- [02-27]2024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共七期)
- [11-24]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北京市安全员考试暂停的通知
- [10-12]2022年度安全员(安全三类人员)证书延期复核的通知
- [09-27]2022年北京住建委安全员考试时间调整通知
- [08-31]2022年度北京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疫情防控通知
- [07-01]北京住建委:恢复安全员等建筑业从业人员考试的通知